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银行】本轮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演化历程及应对思路——基于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的分析
2022年以来,伴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国银行体系存款不断流失,潜在流动性风险持续加大。为应对储户的提款需求,硅谷银行于3月8日宣布折价变现AFS资产,并拟增发普通股募集资金。公告发布后,硅谷银行遭遇了近十年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事件,并引发投资者对美国银行系统或遭遇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尽管监管应对迅速,但恐慌情绪仍在蔓延。截至3月17日收盘,标普银行指数较3月8日下跌22.4%,其中第一共和银行(-80.1%)、硅谷银行(-60.4%,已停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56.4%)等中小银行跌幅较大。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截至3月17日,10年期、2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为3.39%、3.81%,较3月8日分别下行59bp、124bp。
硅谷银行破产原因: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加剧资产负债表脆弱性,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利率风险转化为流动性风险硅谷银行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加剧,利率风险敞口扩大,主要体现为:① 资产端久期明显拉长。疫情期间由于贷款需求不足,硅谷银行被迫投资大量RMBS,资产端久期拉长,利率风险敞口明显扩大;② 负债端缺乏稳定性,存款面临大规模流失风险。22年末硅谷银行对公存款占比超9成;定期存款占比不足5%,客户对储蓄安全性较为敏感。2022年以来,伴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市场利率持续上行,SIVB面临较大利率风险,主要体现为:① 资产端未确认损失大幅增加。其中HTM资产浮亏达151.6亿美元,而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仅137亿美元;② 美国创投活动快速“退潮”,公司存款持续流失。公司为应对利率风险而宣布折价变现AFS资产,却引发市场对后续HTM浮亏确认,及储蓄安全性的担忧,进而诱发大规模挤兑。美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相对严重,投资端浮亏问题存在共性疫情期间美国银行业证券投资力度明显提升,其中中小银行证券投资增速约26.5%,高于同期大行(22.7%);美国银行业5Y以上贷款、证券投资合计占比自28%升至32%,资产端久期明显拉长,中小行这一特征更加突出。伴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国银行体系存款持续流失,同时证券类资产未实现损失达6900亿美元,创2008年以来新高。对于资产规模在2500亿美元以下的银行而言,AFS资产的未实现损失并未反映在当期资本充足率当中,若部分中小银行为应对储户提款需求而选择变卖资产,将对自身损益、资本带来显著冲击。我们将HTM资产浮亏从各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中予以扣除,同时对中小银行额外扣除AFS资产浮亏,并计算调整后CET1。经测算,大型银行CET1平均降幅为2.2pct,中小银行平均降幅为3.3pct。回溯历史,80年代储贷危机期间也发生过类似风险事件经济滞胀叠加货币政策紧缩的背景下,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的地方性储贷机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凸显,利率风险演化为系统性存款流失,最终导致中小机构批量出险。期间主要以美联储阶段性降息配合FDIC接管模式完成风险的逐步化解,最终约八成问题机构通过收并购等方式完成破产清算,两成机构在FDIC救助下转入正常化经营。推演未来,有序清算机制下FDIC或通过并购等市场化方式化解风险SIVB等机构挤兑事件发生后,监管当局主要处置思路由储户赔付、流动性注入与出险机构处置三部分组成。参考储贷危机期间化险路径,并结合当下有序清算机制(OLA)流程,预计未来出险机构或通过同业援助转入正常化经营,救助无果后,或以市场化方式被相关机构收并购实现风险化解出清。风险提示:中小银行金融风险持续发酵,进一步出现风险事件;美联储继续鹰派加息。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光大证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