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明:信息技术八年蛰伏,半导体两年等待—— 科技强国崛起下的投资机会
对话实录
傅开波:半导体板块作为AI的基石,今年以来整体也非常亮眼,而去年整体电子行业的表现却处于垫底位置,能否请霍总复盘一下半导体行情这两年来的整体表现和原因?
霍华明:关于半导体行业,从长远来看它是一个成长的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PC、手机、智能汽车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然而,从短期来看,半导体行业也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例如在三到四年的周期内,半导体的库存也会有所波动。近年来,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行情,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智能穿戴等产品的需求爆发,尤其是在2019年和2020年期间;其次是疫情的影响导致在家办公和远程教育的需求增加,使得手机和电脑等终端设备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然而,尽管需求增长迅速,半导体制造商扩充产能仍需要时间,从建厂到购买设备、调试以及购买材料都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在需求快速爆发时供应跟不上,造成供不应求,进而导致半导体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半导体行业的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无论是海外的二级市场还是国内的市场表现,半导体行业的回调幅度都比较大。以上是对过去两年半导体行业走势的简单复盘。
傅开波:大家最近都在讨论在AI取得新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特别是芯片,作为AI的上游,正处于一轮大周期的起点,您是否认同该观点?
霍华明:我认为现在的AI革命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这个革命已经引起了全球人的关注,而不仅仅是某些国家或人群的关注。这轮AI革命以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训练数据的增长呈指数级别。第三代模型的训练数据已经达到了45TB,而第一代模型仅为4G。同时,模型参数的增加也是指数级别的。第三代模型的参数量已经达到了1750亿,而第一代模型仅为1.17亿。这些数据量和参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对计算能力的急剧需求。举个例子,第一代模型使用英伟达V100进行训练需要三天时间,而第三代模型使用同样的芯片进行训练需要355年。因此,计算能力的需求按指数级别增长。按照OPENAI自身的说法,计算能力需求大约每3.5个月翻倍,每年翻十倍左右。这个增长速度非常夸张。在计算能力暴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预计半导体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大厂商都在密集发布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未来随着使用人群的增加,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AI训练方面的芯片需求。
傅开波:目前AI渗透率正站在0-1的起始点,未来渗透率会如何变化?和之前的手机和新能源的渗透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个过程对半导体供需情况的影响如何?
霍华明:渗透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指标。渗透率对于我们的投资具有指导意义。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产品要迅速应用,那么它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而快速提高渗透率。我们可以以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为例,它们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上升是因为它的使用成本低于燃油车,因此它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上升更为迅猛,因为它满足了人类沟通的需求。因此,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上升程度比新能源汽车更高。
傅开波:近期半导体中哪些细分板块涨幅最高?各子板块的成长性和景气度如何?
霍华明:就整个半导体产业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行业,主要可以分为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领域。目前从国内半导体细分赛道的涨跌幅来看,封装测试这个领域的增长最为显著,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达到了40%左右。整个半导体行业的估值大概是50倍左右,尽管绝对值看起来很高,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仅处于17%的历史分位数。从各个子板块的景气度来看,设计和制造相对难度更大,而封装测试则更多是一个人力密集型的产业,相对而言难度要略微低一些。近半年来,由于家电等行业下游订单有所回暖,同时手机市场也开始复苏,因此集成电路封装行业的涨幅还是比较高的,它往往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先行指标。此外,随着AI应用浪潮的兴起以及更新迭代后的ChatGPT,算力的需求也将成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核心需求,无论是云计算的服务器还是AI芯片都将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点。,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GPU发展规划,到2027年,国内算力芯片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800多亿美元,复合增长速度为33%左右,相比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增速高得多。因此,我们可以期待算力芯片在半导体领域中的潜力和未来发展。
傅开波:ChatGPT引发了大模型热潮,各大企业的AI大模型落地消息接踵而至。目前咱们各大中国企业的AI大模型的进展如何?与国外的差距在哪儿?
霍华明:我国的人工智能水平一直与海外接近,但自从ChatGPT发布以来,与海外的差距有所拉大。国内的一些企业在紧追海外的技术,并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如百度的大模型“文心一言”,该模型已被数万家企业接入测试。阿里方面也宣布推出了通义千问大模型,并邀请用户测试。此外,尚未发布的腾讯的混元AI大模型,参数量达到万亿级别,高于GPT-3的参数量(约为1750亿)。国内还有其他公司发布了大模型,如商汤发布的“日日新”大模型。从技术层面来看,国内的AI大模型技术与GPT-3还存在一定差距,GPT-3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Transformer模型进行训练和生成,能够利用海量语料数据库进行无监督学习,生成的文本、图片质量都非常高,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GPT-3发布后迅速受到全球关注,成为史上最快上亿用户的产品之一,支持多种语言切换。国内的大模型以中文为主,多语言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国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预计今年内可以达到国外80%左右的水平。
傅开波:近期有部分人士越来越担心生成式AI技术可能被用来进行歧视或传播有害信息,例如美国政府已经开始研究是否需要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审查,您是如何看待的?
霍华明:实际上,每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引发对其安全问题的讨论。我记得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移动互联网和指纹识别技术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安全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因为作为一个工具,它是中性的,不会故意地往有害的方向发展,关键还是要监管到位。而现在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技术背后的确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例如AI用于辅助编写代码的能力非常强,这大大降低了攻击漏洞的门槛,使得攻击者可以快速上手。AI的发展虽然可能会带来网络安全问题,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技术同样在进步以加强网络安全。我国针对AI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办法出台非常迅速,网信办在4月11日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AIGC大模型的预设和训练数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不得侵犯知识产权。随着AIGC的应用落地不断加快,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也会逐步打开商业化空间,相应的监管政策会越来越多,整个行业也会呈现出健康的发展形式。
傅开波:请问霍总,您认为中国芯片国产化替代的进展如何,面对美国的科技制裁和技术封锁,国产芯片是否能实现突围?
霍华明:中国的芯片业务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和制造,都是重难点。在芯片设计方面,涉及到需要国内着重攻克的工业设计软件(EDA)。另外目前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国产化率较低,特别是光刻胶和湿电子化学品等材料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抛光材料国产化率不到20%,其它材料的国产化率不到10%;在封装材料方面,市场占有率不到5%,其它材料的国产化率不到30%。虽然中国在封装测试领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其他领域中的市场份额仍然相对较低。
傅开波:AI相关的个股今年以来涨幅较大,很多个股已经翻倍甚至更高,而且TMT板块的整体成交额已经接近45%,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当前拥挤度是否过高?
霍华明:目前整个板块的上涨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当时在2月8号的厦门开源策略会上,我提出今年可能是TMT的大年,但没想到会演绎成如此极致的局面。现在来看,TMT板块的成交量已经非常大了,如果还没持仓的朋友不妨先关注一下,不需要追涨进场。目前整个产业的趋势已经明确,我认为其作为今年的投资主线问题不会太大。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要在比较风险和收益之后再进行投资。当前整个板块TMT板块都已经轮动了一遍,从软件、传媒再到近期的半导体。但半导体的涨幅不如前两者,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半导体的库存仍在高位,可能随时进入拐点。如果未来库存拐点出现,半导体可能会出现补涨行情。简而言之,在一个事物快速兴起的时候,我们没必要对板块内的所有细分赛道进行轮动操作。因为这种操作方式的风险很大,一旦失误就会对投资收益产生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做法是直接配置整个板块,从而获得整个板块上涨的相对稳妥收益。
傅开波:您是如何看待未来TMT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的?
霍华明:对于目前没有持仓的投资者,我认为可以继续关注这个板块,等待回调或者成交占比降低后再考虑是否要进入,而不是现在匆忙追高。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肯定会诞生出很多大公司,但这些公司可能分布在各个领域,需要投资者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目前整个板块还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应该抓住β机会。
(全文结束)
(纪要整理:蔡华熠,林希民)
做「开源」的量化研究
to be a quant,to be open-minded.
更多交流,欢迎联系: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 | 魏建榕 张翔 傅开波 高鹏 苏俊豪 胡亮勇 王志豪 盛少成 苏良 何申昊
end
团队介绍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致力于提供「原创、深度、讲逻辑、可验证」的量化研究。团队负责人:魏建榕,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浙江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校外导师。专注量化投资研究10余年,在实证行为金融学、市场微观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代表研报《蜘蛛网CTA策略》系列、《高频选股因子》系列、《因子切割论》系列,在业内有强烈反响。2016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6名、金牛分析师第5名、水晶球分析师第6名、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第5名。团队成员:魏建榕/张翔/傅开波/高鹏/苏俊豪/胡亮勇/王志豪/盛少成/苏良/何申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榕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