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只我们常关注的基金经理,三年期产品到期,收益率34.69%。产品成立于2020年7月31日,没错,就是离我们最近的那波汹汹上涨的牛市之中。成立后,沪指还从3310点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蹭蹭到了3731.69点。如今沪指回到3287点,几乎原地踏步。我们把2020年发行的封三年产品都拉来看了下,27只,原来到期后赚钱的不到6成。什么时候拍“证件照”真是很重要。我们去年初盘点过一次三年封闭基金,当时有不少基金在封闭期内就实现了业绩翻倍,但在一年半后的当下,这却成了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全称中含有“三年”、“3年”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有重复份额的只保留A类基金;(2)将全称中不含“三年”、“3年”但封闭运作期为36个月的基金,以及已转型已更名的三年封闭基金(比如战略配售基金)补充进来;截至2023年7月31日,在成立已满三年的70只封闭基金中,有59只在(首个)封闭期内获得了正收益,正收益率达84.29%,且有11只在封闭期内实现翻倍,27只三年收益率超50%。在50只目前还在封闭运作期内的基金中,只有4只收益为正,正收益率仅为8%,且有25只目前亏损超-20%。能力重要,时运更重要2014-2017年少有三年封闭式产品问世,之后受第一只三年封闭基金东方红睿丰1.6倍超预期的业绩鼓舞,2018年开始三年期产品发行量明显增多。而这年也是三年期封闭基金募集规模最高的一年,其中包含总规模超千亿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以及327亿规模的兴全合宜。从2019到2022年,三年封闭式产品的发行量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而且现在回过头看,这几个年度的发行量也与当时市场的火热程度基本吻合。2019年沪深300涨幅为36.07%,当年食品饮料、电子、建筑材料的涨幅分别达到77%、74%、58%,仅采掘和建筑装饰两个行业出现下跌,与此同时迎来科创板开市、新三板启动深化改革、创业板确定试点注册制……股市整体造富效应显著。2020年虽然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市场出现短暂恐慌,但结果却是各方斩获颇丰:五大指数全部收涨、总成交额206万亿元、270家公司股价翻番、396家公司登陆A股、全年募资总额1.36万亿元等等。2021年虽然没有前两年市场这般火热,但相较于后来的2022年也算是不错的了。而今年三年封闭式产品的发行量又创了2018年以来新低,目前仅有孙彬的富国周期精选三年持有、蔡志文的汇添富战略精选中小盘市值3年持有、刚登峰的泉果思源三年持有,以及杜洋共管的工银领航三年持有。从收益表现上看,在2018-2019年成立的全部在封闭期就获得了正收益,因为这些基金大都在低点建仓,几乎不受2022年熊市的影响,或者说影响很小。而2020年开始成立的基金,完完整整走过了2022年,以及颓废依旧的今年上半年,所以我们看到正收益率几乎腰斩,2021年成立的三年封闭式产品甚至仅1只目前是正收益。在市场好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行业老将能够乘势获得超高收益,比如赵诣、邹唯、李巍、傅有兴等,同时没有什么名气或者近几年饱受诟病的基金经理当时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反观这两年市场不好的时候,诸多有过“高光时刻”的行业老将,比如刘格菘、姚志鹏、冯明远、萧楠、秦绪文等,目前收益都在-20%以下。广发“三冠王”刘格菘以超-40%的超低业绩暂时垫底,在目前所有三年封闭期基金中业绩最差,当之无愧的“亏损之王”。刘格菘曾是冠军基金经理,在2019年抓住半导体行情,包揽了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前三名,广发双擎升级甚至以121.69%荣登冠军。2020年刘格菘又抓住了新能源行情,回报率高达60%,一举打破冠军魔咒,成为管理规模超700亿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但现在如果你打开刘格菘任何一只基金的评论区,都会看到很多投资者发表的负面言论,比如“三年了,我就想问还有谁?还有谁?”“把钱还我,我不玩了!”等等,巨额亏损、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让投资者们叫苦连天。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差不多要到2024年8月才能打开赎回,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不知道持有人还会不会有所期待。从亏损幅度看,焦巍的银华富饶精选三年快追上了刘格菘,他的季报年报倒是一直坚持 “推心置腹”。他在最新的二季报中写道:“首先,降低了持仓的集中度,减少个股经营风险带来的负贡献。如果执拗于之前的高集中度持股,碰到宏观经济下行阶段、或者行业有较大基本面变化时,个股风险会明显放大。因此在原本的投资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把原来攻击性较高的茅,阶段性转化成有一定圆弧度的盾,在不利的阶段下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次,在配置层面上减仓可选消费、增加了必选消费,主要体现加仓医药。最后,增加了一些其他低估值的消费公司,包括家电、纺织服装等等。”冯明远和姚志鹏是两位专注做新能源投资的基金经理,信澳智远主要聚焦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而嘉实时代先锋还买了一些医药,都是近一两年表现不太好的投资板块。另外像张坤、李永兴等老将旗下的三年封闭式产品,业绩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在目前50只还在封闭期的基金中,刘旭的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以15.80%的业绩暂时领先。大成刘旭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位中生代优秀基金经理,属于那种典型的越熟悉他的人越信任的基金经理,大成基金内部员工持有刘旭基金合计超4000万元,系公司内员工持有量第一的基金经理。刘旭偏价值风格,很少参与热门赛道,坚持均衡,没有出现单押行业的情况,较少择时不做波段。在股价低估的时候,他会大胆买入并且敢于重仓。历史仓位多数情况高于85%,前十大占基金净值比也几乎都在60%以上。鲍无可是一个典型的低估值风格基金经理,其重仓股的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整体行业布局依然较为均衡,涉及到医疗、传媒、有色,公共事业、能源等多个行业。不过在看鲍无可旗下在管的基金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就是在价值稳进三年定开成立后的一个月,鲍无可又发行了开放式基金——景顺长城价值边际。虽然这算是同一时期成立的两只基金,但从回报表现来看,价值边际要稍微领先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有相似问题的还有赵诣,他当时在农银汇理管的另外两只开放式产品——新能源主题和工业4.0,任职年化回报都高于海棠定开三年。总体来看,对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封三年的产品跟同期开放式产品相比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业绩差异还是更多体现在发行建仓的时点上。三年封闭基金中有一个备受诟病的现象:封闭期持有人动不了,但基金经理却走了。比如刚打开没多久的红土创新科技创新3年封闭,第一任基金经理是朱然,任职一年时间获得的收益超110%,而随后接棒的盖俊龙,近两年时间内亏超-30%,虽然产品打开的时候收益是正的,只能说“还好底子厚”。更换基金经理也有“接力”不错的,比如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这只产品在三年时间里,换了三任基金经理。第一任是付娟,从2019年4月16日到2020年6月15日,共管理了一年多一点时间,随后去了申万菱信;第二任是赵诣,管理了不到两年时间,随后去了泉果基金;第三任也是现任基金经理谷超。其中,赵诣管理期间获得的业绩最好,收益有131.33%。当时的投资者肯定是奔着付娟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去的,付娟当时的重仓股还是上一轮的白马股和行业龙头,比如坚朗五金、万华化学、华鲁恒升,以及一些消费股。而赵诣的风格则是重注新能源赛道,他管理期间正好新能源赛道是牛市,所以基金经理更换之后,重仓股也全部换了,否则海棠三年大概率不会有这么不错的收益。在目前50只还在封闭期的基金中,已经有6只产品期间增聘过基金经理,或者有初始基金经理退出管理,另有5只产品直接更换了基金经理。在经历近两年多难熬市场之后,回看三年封闭产品的表现,基金公司、渠道或者持有人,可能都会理性很多。至少那种拿着过往动辄翻倍业绩的情况,大家知道,不是“明星+锁定时间”收益就理所当然,很大程度是要“生逢其时”。而三年封闭期,对于基金经理的操作,可能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巨大优势。该亏亏,该涨涨,也就是基金经理管理若干产品中的“普通孩子”。三年期有没有意义?是有的。持有人牺牲掉流动性,三年不能进进出出,索性就“躺平”到目的地,少去过程的焦灼和抉择,这是理想状态。但归根还是要实现赚钱。回看过去10年来“封闭三年”产品的表现,有三点特别强调:2、 在大家都觉得悲观,基金公司都很难发产品的时间点买入;3、 选择一个业绩经过验证但风格均衡一点的基金经理,否则三年周期,不知道行业风格会轮动到谁家。最后,最近股指接连上行,希望“失血过多”的三年封闭式产品借此机会快快回血。——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 小彩蛋 -
芒格:不断质疑
塑造我一生的习惯
聪投组建了媒体转载群,如有转载需要,请添加小编微信【fanxiaocom】,入群前请【备注新媒体名和姓名】
商务合作,请联系聪明牛牛(微信congmingtzz1/手机 13262200706 )具体商议。
喜欢文章,顺手“三连”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聪明投资者
本文链接:https://kxbaidu.com/post/%E4%B9%B0%E2%80%9C%E4%B8%89%E5%B9%B4%E5%B0%81%E9%97%AD%E5%9F%BA%E9%87%91%E2%80%9D%EF%BC%8C%E4%BB%80%E4%B9%88%E6%97%B6%E5%80%99%E4%B9%B0%E6%AF%94%E4%B9%B0%E4%BB%80%E4%B9%88%E6%9B%B4%E9%87%8D%E8%A6%81.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