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对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长期收益率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一书中的这幅图——美国1802-2012年,210年的历史里,股票的年华收益比长期国债多3个点,比短债多4个点,所以你在1802年买1美元美股可以涨1300多万倍,在复利的作用下远比持有债券的收益率好得多得多。然后在A股,我们确实是按着“股票长期收益远大于债券”这么做的,并且我还年轻,年轻人久期长,用不着配债券,这真是我多年以来的思维。然后,现在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残忍的事实,——你在A股做投资,有时真不如买债基。韭圈儿的股债神奇指标,讲了一件事,从2005年沪深300发布以来的历次牛熊里都证明过一件事,每次沪深300与偏债指数重合时,都是一个反弹的低点,背后是一个股债性价比的逻辑在。沪深300干脆的跌破了偏债指数的支撑继续向下,偏债指数尤其是纯债品种,在大牛市的道路上继续狂飙,这意味着,从2005年以来到现在,将近19年的时间,传统意义上的买股票比不上买债券。可能和美股相比,A股时间确实不够长,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但19年的时间,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时间是相当够长的了。这是不是代表着,我们的特色与美股相反,是债市的牛长熊短?债基才是最适合长期持有的品种??2024开年,股票基金经理已经提前完成了一年的任务(亏钱),规模指数中位数跌到了已经基本上赶超2023年,想想第一个月这才刚刚完事,后面还有11个月,我就觉得刺激。而那边厢,国债收益率走出牛陡,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0个BP,超长端的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4个BP,已经跌到了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2002年,权益市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轮熊市,体感跟现在差不多。从去年到现在和债券基金经理聊,有人觉得债券收益率的下行是有边界的,不应该无限制的往下探,有人觉得对债市的态度整体偏中性,更有人觉得权益基金经理对中国市场的判断有些过于悲观了。可是,股市这个东西最美妙的地方在于,他有时反映参与者的预期,同时市场的涨跌又会反过来影响预期。隔壁30年国债ETF(511090)走出了股票的涨法,这哪里是债基,一度给我一种标普500的错觉,而且现在规模才7亿,看这个意思规模不破百亿都是对债茅的不尊重。原本债市担心的,年初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反弹推动长端利率调整没有兑现,反而大家的避险情绪进一步抬升,利率的下行远超市场预期。最后的结果,股基跌得我不敢买,债基涨得我也不敢买。事实证明,在经济基本面企稳之前,与宏观经济相关度较高的核心资产就很难企稳,而熊市末期的流动性枯竭又把很多小票搞得爹妈不认,于是乎除了债性更强的高股息,也就债基能给你的账户带点红色了。对资产荒的焦虑,对宏观经济的焦虑,都反映在了30年国债的节节新高上。今天我看龙叔还发了一条朋友圈——“你以为买的是30年国债,实际买的是焦虑保险。”从常识的角度出发,长债因为久期更长,收益和波动都比短债更大。所以担心债市回调你就买短债,觉得债市继续牛你就买长债。而在债券大牛市的背景下,究竟是短债还是长债卖得最好呢?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东财三级分类项下的中长期纯债基金合计58872亿的规模,较2022年增长7000多亿,而短期纯债型基金,规模突破万亿达到12000亿,规模比2022年增长5000多亿。这里没考虑混合债、二级债、可转债,以及固收+们,因为在这样的债牛面前,每多含一个点的权益就是对债券的不尊重,并且也卖不出去。买短债为的是一个流动性,也是对国债收益率下行自有其边界的一种尊重和敬畏;买长债是图一个高票息,也是对预期仍然较弱的用脚投票。长债短债一起买,代表了哑铃策略在债券上面的复苏,反正股票多头那边的小盘成长+大盘价值的哑铃策略已经证伪,就看债券的了。债券很好,债基很香,甚至头也不回远离A股权益资产的外资,也已经连续4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央行上海总部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截止12月末外资持有银行间债券的规模达到了3.67万亿。资本是逐利的,外资也不是无条件抛售人民币资产,关键是,你自己得争气,得赚钱啊!回过头来看,理财师的兄弟姐妹从2020年卖主动权益,寻找中国真股神;到2021年卖固收+,能涨抗跌才是真;再到2022-2023年卖指数,用指数工具抄底权益资产;终于到了现在,亏怕了再也不敢碰权益了,只敢卖纯债赚个安稳钱...PS:行情难熬,北落也得下场带货,贴补全公司上上下下了,大家明天可以来捧捧场,谢谢各位!
无需重复添加,已经有北落微信,直接私聊领取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韭圈儿
本文链接:https://kxbaidu.com/post/%E5%80%BA%E5%88%B8%E6%B6%A8%E5%BE%97%E6%88%91%E4%B8%8D%E6%95%A2%E4%B9%B0.html 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