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文:FOF的“根”与“叶”
发言实录:
大多数公募产品是相对收益型,即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作为投资目标,而FOF产品的定位是满足投资者的选基和资产配置需求,解决大家的投资困扰,这也是FOF发展的“根”所在。目前,普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面临的困扰主要集中在三点:
首先是选基难。市场上有上万只基金很难挑选,而FOF通过专业的选基方法,帮助投资者分层、分类精选基金。
其次是不同基金盈利差异大。对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在内的单一资产基金来说,基金经理会基于产品的策略定位和自己的风格偏好,重点配置他们擅长的领域,由此可能导致产品净值会跟随行业的周期性而出现大幅波动。例如,过去几年重仓配置某些成长主题的基金业绩表现很好,投资者会基于历史的高收益去买入。但实际上行业背后的Beta是有周期性变动的,普通投资者很难判断行业当前所处的周期位置,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过去比较好的收益在当下买入的策略,很可能在当下买在高点。所以,FOF要提供的是一个综合的资产配置方案,可以基于FOF锚定的风险偏好,或者投资期限去制定相应策略的产品。
第三是单只基金的净值波动较大。目前有超过一万只基金,不少股票基金或偏股型基金的波动率超过20%。集中配置这些高波动基金可能导致整体组合波动增加,而FOF通过穿透分析底仓进行分散配置,可以降低整个组合的波动。此外,FOF的分散配置,也有助于降低单只基金的风险,比如一些波动较小的债券基金,可能也会面临信用违约风险。
02.FOF追求收益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如何管控基金风险?对于债券类基金,我们建立了一个识别债券基金信用风险的体系。我们的债基异常监控系统,会监测出现净值异常波动的债基名单,研究员会对这些异常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另外,如果某只债基在大半年时间频繁出现在异常波动名单中,我们会进行针对性的跟踪和研究。
对于权益类基金,我们更关注基金的业绩延续性。通过我们的统计分析发现,过去十年中,选择上一年排名靠前的基金并不能保证在下一年获得更好的排名;同样,避开上一年排名靠后的基金也可能错失下一年排名靠前的机会。这表明不能仅仅依赖过去一年的表现来选择基金。
如果考虑更长的时间跨度,比如5年,连续排名靠前的基金数量更少。对于连续5年排名前1/3的基金,数量很有限。即使将标准放宽到前1/2,数量也很有限,大约只有20只左右。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A股市场的基金经理有他们自己的能力圈限制,有自身的风格和行业偏好。而A股市场的行业和风格轮换相对较快,基金经理很难持续取得出色的表现。所以FOF产品,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收益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FOF追求收益稳定性的原理在于降低组合波动的同时提升收益。假设我们挑选20只基金构建一个组合,这些基金之间通常具有负相关性,因此组合的波动率很可能低于市场平均波动率。另外,再利用基金优选的能力(阿尔法),我们希望能够挑选出市场上相对表现较好的20只基金,因此基金组合的期望回报也有望高于市场平均期望回报。总之,FOF产品有机会在降低波动性的同时提高期望回报,并提供相对更高的可预测性。因此,FOF产品的构建是围绕着提供更加稳健的投资回报和更高的可预测性的目标展开的。
03.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是FOF投资的“根”
FOF构建组合的第一步是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这也是FOF相对于其他公募产品的一个优势。例如,“固收+”类FOF可以配置权益、商品等多种资产,资产间的配置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低相关性来提高整个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我们知道预测单个资产的未来表现是困难的,但是预测资产之间的未来相关性要容易一些。由于有长期数据的验证,各种资产类别之间的驱动因素有一些差异或互补。例如,权益和固收资产通常具有较为稳定的负相关性,权益和商品之间也存在低相关性,即使在权益资产内部,如标普500和沪深300,它们的相关性也较低。当落实到资产配置上,单一资产要在风险与收益间做trade-off。有的资产,例如权益资产收益高,但是波动比较大;债券资产波动比较低,同时收益也比较低,也就是单一资产的收益、波动和流动性很难三者兼具,也很难完美匹配我们的投资目标。因此,我们资产配置的目标是利用各种资产类别的优势,构建一个组合,希望能满足投资的收益目标。
我们资产配置的方法论具有以下特点:
多元化团队背景:我们团队成员来自券商、基金、保险,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从而融合了国外配置方法与本土实践。
全面的配置类别:我们的方法经过近十年的迭代,包括了经典的配置方法和框架。
经验丰富的实施:团队管理着丰富的公募基金产品线,将不同类型的资产配置策略在实践中应用。
我以低风险的“固收+”类FOF的资产配置举例,对于低风险的FOF产品,管理相对复杂。因为需要同时满足绝对回撤控制和相对收益的需求。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搭建了完善的风险控制框架,再以资产配置择时等策略来增加收益,然后通过风险管理的方法来控制回撤,实践也体现了我们资产配置策略有一定成效 。
我们的资产配置框架包括战略配置、战术配置和基金综合评价体系。我们的特点是配置和选基并重,定量和定性都是我们的工具。战略配置主要针对中长期,通常是定量模型,而战术配置主要基于宏观经济、政策、基本面、估值和技术面等五个维度以及相关的指标,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总之,我们的FOF产品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方法,结合多元化的团队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旨在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投资回报。我们的配置方法包括战略和战术配置,以及基金评价,以构建一个坚实的投资框架。
04.选好基是FOF投资的“叶”
如果说资产配置是FOF投资的根,选基则是枝和叶,需要兼顾。
广发GFund基金评价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现了对全市场公募基金的全覆盖。另外,我们在选基过程中将定量和定性结合,因为一方面市场上基金数量很多,需要一些通过一些定量的维度帮我们去做基金的初步筛选,然后在初筛的基础上也需要定性的判断,定量定性相结合确定投资的标的。
我们基金评价的基础是基金分类,基金分类是先基于它半年报、年报披露的全部持仓以及季报披露的重仓和行业分布进行持仓补全,然后基于持仓个股的行业和风格标签来计算基金的标签。我们的基金分类比较细致,分为五个标签,有三个标签是偏定量的,比如权益基金,我们会进一步分为综合权益、风格、市值、行业等大类,然后在大类里进一步细分,比如风格下面分成长、价值等等。
固收基金也是如此。先基于固收基金持仓的券种配比,分为利率、信用和综合;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之上,对同一类别的基金再进行定量分析。定量的打分类似于我们量化的多因子方式。打分维度也是多维的,包括了选股能力,例如剔除基金风格影响之后的阿尔法。此外,我们也会从量化角度去提炼的一些因子,比如基金在各种风格、在各个阿尔法因子上的一些暴露,以及它可能的一些隐形交易的能力,获取超预期个股的一些能力等等。
在具体量化因子权重的构建上,我们也会基于我们的投资目标。例如,如果我们管理的是偏股型策略,希望FOF组合能够稳定地战胜偏股基金指数的话,我们量化因子的权重构建会更侧重基金的择股能力、认可程度、收益性价比等指标。如果是管理稳健类策略的话,会更关注风险控制的能力。
我们会基于基金分类,在每个类别里挑选出排名靠前的一些基金。对于这些基金我们会在每个季度的季报披露之后做更新。对于核心池的基金,我们都会做定性跟踪的覆盖。定性调研的目的,一方面是基于定量归因的结果,对基金具体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法做深度了解,比如说这个基金它在过往投资中,在各个行业上的暴露,它是否有行业选择的能力,如果它有行业选择的能力,它选择这些行业有怎样的特征,那么我们都会归因好它的相关特征。另一方面是在定性调研的过程中去验证和补充定量归因的结果,确保定量判断和定性分析的一致性。
对于我们重点持仓的基金,会进行持续跟踪与定期尽调。我们所有的尽调报告会按照固定的模板上传到公司开发的FOF投研系统,投资经理可以方便地在系统里直接进行基金经理调研的比对,然后从分类到定量评级排序到定性调研,我们会优选出各个类别里排名靠前的基金,构建我们的基金优选池。对优选池的基金我们会进行常规的日常跟踪,包括定性调研观点的更新,也包括基金净值偏离情况等。
具体到组合配置上,我们一般采用“核心+卫星”的策略。以偏权益的FOF为例,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对标偏股基金指数,那我们核心策略就会对标偏股基金指数的行业和风格配置,然后再在各个类别下面去优选基金进行配置。卫星策略就是选择行业主题基金或行业指数基金做一些行业风格的轮动。只要我们能稳定地超越偏股基金指数,长期累积下来,就非常有机会战胜大部分的权益基金。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主要的分享的内容,谢谢。
做「开源」的量化研究
to be a quant,to be open-minded.
更多交流,欢迎联系:
end
团队介绍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致力于提供「原创、深度、讲逻辑、可验证」的量化研究。团队负责人:魏建榕,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浙江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校外导师。专注量化投资研究10余年,在实证行为金融学、市场微观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系列代表研报《开源量化评论》、《市场微观结构》、《开源基金研究》,在业内有强烈反响。2016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6名、金牛奖分析师第5名、水晶球分析师第6名、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第5名;2022年获金牛奖最佳金融工程分析师、Wind最佳路演分析师。团队成员:魏建榕/张翔/傅开波/高鹏/苏俊豪/胡亮勇/王志豪/盛少成/苏良/何申昊/陈威/蒋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榕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