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向荣,打造新能源产业全布局——嘉实基金新能源系列产品
摘要
1. 新能源加速“破茧成蝶”,未来可期
新能源行业范围覆盖非常广,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以及太阳能、光伏、水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组件及零部件制造商;其中,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氢能、光伏发电、风电和水电等能源供应商。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充电桩和输变电等公共及个人应用领域。
1.1. 产业链上游:矿业瑰宝,稀土资源未来可期
向清洁能源系统转型将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广泛部署清洁能源技术,其中许多技术依赖于锂、镍、钴和稀土元素等关键矿产。在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电解储氢、动力电池等低碳技术产品中,锂、钴、镍、铟、稀土等稀有金属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支撑低碳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稀有金属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属,如稀土,锂,钨,钴,镍等。稀有金属之所以称为稀有金属并不是因为稀少,而是指在地壳中分布不广,开采冶炼较难,在工业应用较晚。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不可再生性,稀有金属是军事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新材料不可缺少的元素,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
欧美日中等国从经济安全、产业升级、供应风险等方面着眼,分别提出了“关键矿物材料”、“关键矿物”、“重要稀有金属”、“战略性矿产”等概念。2018年美国公布了35种《关键矿物清单》(草案),主要包括:铝土矿、锑、砷、重晶石、铍、铋、铯、铬、钴、萤石、镓、锗、石墨(天然)、铪、氦、铟、锂、镁、锰、铌、铂族金属、钾、稀土元素族、铼、铷、钪、锶、钽、碲、锡、钛、钨、铀、钒和锆。欧盟的“关键矿物材料”清单每三年更新一次,已从2011年的14种增加到2020年的30种,除了与上述美国清单中的20余种矿物相同外,其还将硼酸盐、焦炼煤、天然橡胶、磷酸盐岩、磷、金属硅等列入了清单。日本更强调“稀有金属”概念,把锂、铍、硼、钛、锰、钴、镍、稀土等34个稀有矿种列为优先重点矿种。中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则将24种矿物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金属矿物包括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非金属矿物包括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
尽管名称和清单种类有所差异,各国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认定均基于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具有经济和战略重要性;二是对工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具有较高的进口依赖度、较低的替代性和较高的供应风险。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2022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稀土行业的发展政策,涉及稀土资源的保护、稀土技术的提升、稀土资源的集群化发展等内容。
资源整合,保障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稀土新巨头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通过合并顶级国有企业成立,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稀土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有利于加大科研投入,集成创新资源,提升稀土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能力,进一步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更好地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稀土是我国具有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战略资源和优势领域。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大国,中国在储量和产量方面占比第一。根据USGS统计,2022年,全球稀土矿产量约为30万吨,其中,我国的稀土矿产量达到21万吨,约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70%。截止2022年,据探测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我国储量达到4400万吨,占比约为33.85%。
目前在下游产业需求中,稀土占比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稀土永磁,而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永磁材料。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众号数据,2015年至2020年,中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产量由2015年的约2.10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约4.62万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7.0%。未来,随着下游行业需求的增加,预计2025年中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产量将达约10.51万吨,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7.9%。
中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消耗量由2015年的约1.94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约4.05万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8%。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节能环保产品的普及率,包括但不限于风力发电机、节能电梯、节能变频空调及新能源汽车,其均为钕铁硼永磁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下游应用。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节能产品的需求将刺激中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中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消耗量将以约16.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于2025年达到约8.71万吨。
1.2. 产业链中游:先立后破,光伏需求或超预期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在未来的碳中和进程中,电力系统将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系统的建设就是以零碳的电力系统加上零碳的氢能系统为主体构建,光伏是各个国家能源转型的关键。
2021年,光伏装机在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中突破半数,发展前景广阔。根据SolarPower Europe数据, 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302GW,其中光伏新增装机占比56%,为168GW。另一方面,从发电规模来看,目前光伏发电在电力市场中占比仍然很小。2021年全球光伏发电仅占电力总供应3.7%,未来光伏发电对非可再生能源进行替代的空间较大,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光伏总装机量在全球装机量中占比最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据SolarPower Europe预测,在全球光伏的主要发展区域当中,绝大多数地区在未来几年依然保持更为积极的光伏发展目标,未来几年平均规划高于2021年新增装机规模,中国预计2022-2026年均新增装机505,821MW,年复合增长率为21%。
2022年来,国内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国家层面的光伏行业政策主要以鼓励类为主,内容涉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
政策保障,大基地项目渐次落地。2023年3月20日,国家能源局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光伏发电用地用林用草的相关政策规定,针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光伏基地,提出“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选址建设大型光伏基地”,为大型光伏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2023年以来,中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截至目前,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项目并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力争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近期已正式印发实施。
大基地建设的推进带动光伏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3366万千瓦,同比增长154.8%,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155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1813万千瓦。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25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2.4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76亿千瓦。2023年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11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9%。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投资完成522亿元,同比增长177.6%。
市场不断扩大,政策加码,分布式光伏电站将成为光伏行业重要的增长点。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大力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地位和重要性提升至与集中式光伏并列。近年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势头较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分布式新增光伏装机同比增长74.58%,国内新增光伏装机87.41GW,分布式再次超过地面电站,占比达到58.48%。
1.3. 产业链下游:景气回升,新能源车稳中向好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国家推广新能源车的政策仍然密集出台,政策组合拳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中国政府多管齐下,频频发力。2023年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提出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暖风频吹,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地方购车补贴再加码,各地购车优惠政策有望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中国新能源车景气度近年来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仅2022年12月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5万辆和81.4万辆。尽管受到芯片短缺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依旧延续高速增长,即便在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2年4月,产销同比增速仍然超过四成。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至25.6%。受益于新能源车消费政策带来的下游提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增长35%。
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挖掘下沉消费市场潜力。2020年起,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3年来,新能源车下乡已成为每年汽车消费市场的亮点之一。一方面,新能源车市场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国内一、二线城市,随着城市保有量快速增长,乡村成为新能源车亟待开拓的潜在市场。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日常出行主要依靠低速电动车,主流新能源车型由于终端售价较高,难以向下渗透。新能源车下乡政策有利于引导这部分需求升级换代,促进乡镇新能源车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参与下乡的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为142.6万辆。其中,2021年共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比新能源车市场增速高约10个百分点,贡献率近3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驾驶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智能化上的应用领先于传统汽车。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包括多种功能,其产业链涵盖感知、规划、决策、执行等环节,需要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互联网、交通管理等多行业的合作与转型升级,产业链庞大且复杂。从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装机量及渗透率来看,智能驾驶技术有望保持高速发展。
受益于游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必备核心零部件,其装机量持续刷新记录。根据SNE Research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众号数据,2017-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4%,截止2022年底,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比例超过55%,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294.6GWh,同比增长90.7%。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众号数据,2023年1-4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装机量累计91GWh,同比增长41%,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从动力电池类型来看,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已经统治动力电池市场,短期内很难被新兴技术所取代。由于政府补贴政策以及能量密度优势,三元锂在整体装机量中的占比在2019-2020年期间达到了顶峰。
但随着A00级别电动车型的畅销,以及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持续提升其能量密度,磷酸铁锂已经可以覆盖绝大部分车型的定位需求,外加成本优势,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在2021-2022年期间持续攀升,至2022年已经达到62%,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三元锂电池将主要覆盖高端车型,提供额外的续航里程。
中国动力电池具备全球竞争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其成本占比接近40%。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517.9GWh,同比上涨71.8%。装机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占据6家。其中宁德时代稳居第一,占据全球超1/3市场份额(市场占比37%),比亚迪位居第三,增长达到167.1%(市场占比13.6%)。近年来,前10家企业基本上都占据着市场九成以上的份额。行业集中度高,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格局较为清晰。
2. 嘉实基金布局新能源产业链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现已发展为具有“全牌照”业务的综合性国际化资产管理集团。在Willis Towers Watson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资管500强中嘉实基金排名第98位,在中国资管公司中排名第4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嘉实基金在管资产总规模为14,500亿元。
嘉实基金官网信息显示,Super ETF是嘉实指数投资子品牌。Super ETF坚持被动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打造从宽基、风格到高景气细分行业等全系列,通过主动投研能力驱动,寻找长坡厚雪赛道,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交易及流动性便利的闭环选择,带来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嘉实基金旗下ETF产品布局相对完善,根据Wind,嘉实基金旗下产品覆盖沪深 300ETF、中证500ETF等宽基类指数产品,通信、消费和新能源等行业主题型产品,港股科技、中概互联等跨境类产品,基本面、300红利低波等Smart Beta类产品。
嘉实基金旗下指数产品覆盖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包含了投资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嘉实中证新能源ETF,投资新能源产业链上游的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投资新能源产业链中游的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嘉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发起式,投资新能源产业链下游的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
2.1. 新能源全产业链
2.1.1. 嘉实中证新能源ETF
嘉实中证新能源ETF场内简称新能源ETF (场内交易代码:159875),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产品。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中证新能源指数(简称中证新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80家业务涉及可再生能源生产、新能源应用、新能源存储以及新能源交互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新能源指数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61.44%)、基础化工(10.91%)和有色金属(10.46%)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太阳能(30.08%)、锂电池(21.24%)和锂电化学品(10.01%)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2269.80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47.32%,分布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和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平均ROE(TTM)为25.65%,平均市盈率(TTM)为17.79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中证新能源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的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28.14%、22.92%、17.36%,预期净利润增速为20.64%、21.29%、18.16%。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新能源指数的市盈率为16.85倍,位于历史0.15%分位点;市净率为3.06倍,位于历史38.06%分位点。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新能源指数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2.15%,夏普比为0.52,波动率为31.95%,均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恒生指数和创业板指。
2.2. 新能源产业链上游
2.2.1. 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
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场内简称稀有金属ETF(场内交易代码:562800),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的ETF产品,同时配备了联接基金 (A份额:014110;C份额: 014111) 。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简称CS稀金属),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业务涉及稀有金属采矿、冶炼和加工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稀有金属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73.01%)和基础化工(15.39%)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锂(25.28%)、稀土及磁性材料(16.91%)和其他稀有金属(14.73%)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744.04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59.18%,分布在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平均ROE(TTM)为31.63%,平均市盈率(TTM)为14.40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11.82%、4.80%、9.21%,预期净利润增速为-3.72%、9.95%、10.75%。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的市盈率为11.08倍,位于历史0.13%分位点;市净率为2.87倍,位于历史10.88%分位点。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为4.48%,夏普比为0.28,波动率为36.99%,均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恒生指数和创业板指。
2.2.2.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场内简称稀土ETF基金(场内交易代码:516150),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ETF产品,同时配备了联接基金(A份额:011035;C份额:011036) 。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简称稀土产业),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稀土开采、稀土加工、稀土贸易和稀土应用等业务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稀土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53.7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5.57%)和电子(10.48%)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稀土及磁性材料(33.45%)、风电(8.42%)和铝(8.26%)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491.07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54.41%,分布在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钢铁和电子行业;平均ROE(TTM)为12.76%,平均市盈率(TTM)为16.17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中证稀土产业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15.85%、5.71%、7.78%,预期净利润增速为34.93%、22.05%、14.56%。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市盈率为24.89倍,位于历史6.12%分位点;市净率为2.12倍,位于历史23.23%分位点。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为4.81%,夏普比为0.28,波动率为33.45%,均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恒生指数和创业板指。
2.3. 新能源产业链中游
2.3.1. 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
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场内简称绿色电力ETF(场内交易代码:159625),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国证绿色电力指数的ETF产品,同时配备了联接基金(A份额:017056;C份额:017057)。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国证绿色电力指数(简称绿色电力),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家业务涉及绿色电力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绿色电力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国证绿色电力指数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力及公共事业(89.41%)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其他发电(41.12%)、火电(23.56%)和水电(20.66%)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国证绿色电力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1432.88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55.35%,分布在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平均ROE(TTM)为7.96%,平均市盈率(TTM)为13.64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国证绿色电力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10.63%、2.43%、8.42%,预期净利润增速为67.45%、14.70%、12.87%。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5月26日,国证绿色电力指数的市盈率为25.32倍,位于历史86.29%分位点;市净率为1.97倍,位于历史 79.93%分位点。
截至2023年5月26日,国证绿色电力指数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为0.79%,夏普比为0.07,均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恒生指数。
2.3.2. 嘉实中证光伏产业A/C
嘉实中证光伏产业A/C(基金代码:A份额:014604;C份额:014605),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纯场外基金产品。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简称光伏产业),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76.82%)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太阳能(59.96%)、输变电设备(10.40%)和光伏设备(9.36%)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1228.16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59.06%,分布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机械行业;平均ROE(TTM)为23.45%,平均市盈率(TTM)为19.31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中证光伏产业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31.34%、23.26%、17.16%,预期净利润增速为26.19%、18.93%、19.10%。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市盈率为15.59倍,位于历史1.11%分位点;市净率为3.36倍,位于历史40.95%分位点。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5.07%,夏普比为0.60,波动率为33.63%,均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恒生指数和创业板指。
2.4. 新能源产业链下游
2.4.1. 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C
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C(基金代码:A份额:012543;C份额:012544),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的纯场外基金。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简称CS新能车),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家业务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成份股主要分布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8.50%)、有色金属(19.68%)和基础化工(18.70%)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锂电池(26.44%)、锂电化学品(16.35%)和锂(12.88%)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2564.86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59.00%,分布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和家电行业;平均ROE(TTM)为25.31%,平均市盈率(TTM)为23.61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34.86%、24.59% 、18.77%,预期净利润增速为19.02%、26.60%、20.08%。
2.4.2.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场内简称电池ETF基金(场内交易代码:562880),为嘉实基金旗下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的ETF产品,同时配备了联接基金 (A份额:016566;C份额:016567) 。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的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简称CS电池),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说明,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家业务涉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电池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按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58.72%)和基础化工(24.95%)行业;按中信三级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锂电池(33.09%)、锂电化学品(21.81%)和太阳能(11.92%)行业。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为1747.20亿元,合计权重占比为54.13%,分布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家电和机械行业;平均ROE(TTM)为18.58%,平均市盈率(TTM)为38.13倍。
根据Wind一致预测,中证电池主题指数2023年、2024年、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增速为33.63%、25.18%、21.23%,预期净利润增速为40.07%、33.41%、24.80%。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的市盈率为25.42倍,位于历史1.50%分位点;市净率为4.09倍,位于历史69.64%分位点。
截至2023年5月26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7.99%,夏普比为0.68,波动率为35.37%,均优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恒生指数和创业板指。
3. 总结
本世纪以来,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调整,新能源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大幅提升。产业链上游,稀土是我国具有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战略资源和优势领域,政策频出,支持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链中游,2021年,光伏装机在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中突破半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国内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光伏行业重要的增长点。产业链下游,下乡政策暖风频吹,地方购车补贴再加码,中国新能源车景气度近年来维持在较高水平,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智能驾驶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动力电装机量持续刷新记录,中国动力电池具备全球竞争力。
嘉实基金布局新能源,指数产品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包含了投资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嘉实中证新能源ETF,上游的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中游的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嘉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发起式,下游的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
嘉实中证新能源ETF(159875)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选取沪深市场中涉及可再生能源生产、新能源应用、新能源存储以及新能源交互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嘉实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562800)跟踪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在沪深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业务涉及稀有金属采矿、冶炼和加工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稀有金属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516150)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选取涉及稀土开采、稀土加工、稀土贸易和稀土应用等业务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稀土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嘉实国证绿色电力ETF(159625)跟踪国证绿色电力指数,选取业务领域属于清洁能源发电,包括但不限于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公司作为样本,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绿色电力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嘉实中证光伏产业A/C(A份额:014604/C份额:014605)标的指数为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C(A份额:012543/C份额:012544)标的指数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562880)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电池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素皆可能使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失效。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新”兴向荣,打造新能源产业全布局——嘉实基金新能源系列产品》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6月1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吴先兴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120001
惠政宝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70004
点击右下角“赞”或“在看”,及时获取最新推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量化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