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金工】国产替代启新程,冬去春来芯气象——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3月8日发布的报告《国产替代启新程,冬去春来芯气象——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分析师:曹春晓 S1220522030005;刘洋 S1220522100001,联系人:邓璐
摘要
1、芯片产业发展现状:需求复苏有望提升景气,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崛起
随着2023年经济衰退风险的缓和,半导体市场将迎来持续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全球GDP将增长2.9%;得益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和国产替代政策的持续扶持,2022年中国大陆市场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19.1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2、芯片产业投资前景:国产替代、新基建、景气改善
(1)在外部限制环境叠加内部发展需求下,国产替代成为当下和未来重要的趋势之一。(2)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一方面,新基建将为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设施基础;另一方面,新基建将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新业绩增长,实现与更多现实业务场景融合,促使企业升级转型。(3)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降低,芯片行业预计将迎来持续复苏;新兴赛道趋势延续,新能源芯片等具有较大空间。
3、国证芯片指数汇聚芯片产业领域龙头企业,长期业绩及牛市行情收益弹性较好。国证芯片指数从沪深市场中业务涉及芯片产业的证券中选取前30只作为指数样本;指数行业集中度高,主题风格鲜明,研发创新投入高,估值分位较低:前十大权重股涵盖中芯国际、紫光国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等公司,覆盖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和LED等相关细分赛道;自2017年以来,指数累计上涨119.77%,长期业绩优于宽基指数,牛市行情收益弹性高。
4、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995)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芯片ETF,A类联接基金代码为008887,C类联接基金代码为008888。该基金由基金经理赵宗庭管理,成立于2020年1月20日,管理规模为246.84亿元。华夏基金指数团队产品规模行业领先,布局多元主题矩阵。截至2023年2月底公司共发行管理了124只指数产品,涵盖股票指数、债券指数、QDII指数、商品指数、增强指数五大资产或策略方向,合计管理规模3203.64亿元,指数团队管理经验丰富。
风险提示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是华夏基金旗下的产品,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方正证券研究业务的签约客户。本报告基于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报告正文
1 产业大趋势 中国“芯”崛起
1.1 芯片产业发展现状:需求复苏有望提升景气,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崛起
作为信息处理和数据计算的基础,芯片是现在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核心之一。广义概念上的芯片产业指半导体,主要包括光电子、传感器和微电子三类,其中微电子包括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狭义概念的芯片产业则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的方式,又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或晶片、芯片(chip)。从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额占整个半导体市场总额的80%以上,集成电路产业是半导体的重要细分赛道。
从广义概念的芯片产业链来看,包括上游支撑产业、中游制造产业和下游应用产业。其中上游支撑产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中游制造产业包括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下游应用包括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电子等。
新兴产业需求驱动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受益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需求迎来快速增长。2010年-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品市场销售额从2983.15亿美元增长至5558.93亿美元,累计增长86.34%。
经济衰退风险缓和有望推动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2022年以来受库存调整及需求低迷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疲软状态。截至2022年12月,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数据预测,2022年和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分别为5801.26亿美元和5565.68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和-4%,相比2020年和2021年增长放缓较为明显。近几个月以来,经济复苏预期有所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月的预测2023年全球GDP将增长2.9%,比其2022年10月预测的2.7%有所提高,随着2023年经济衰退风险的缓和,半导体市场将迎来持续复苏。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芯片企业正在崛起。得益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和国产替代政策的持续扶持,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崛起,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大陆全年销售额为134.5亿美元,销售额年度值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市场。截至2022年,中国大陆市场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19.1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大国,我国集成电路的市场也逐渐上升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10458.30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610.30亿元,同比增长18.20%。集成电路产业分为设计业、制造业和封测业三个环节,设计业对科研和人才水平要求最高,制造业对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要求最高,而封测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我国长电科技已经跻身世界第三。从销售额结构来看,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制造业占比逐年攀升,而封测业占比呈下滑趋势,2021年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占总销售额的43%,与2020年基本持平;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亿元,占总销售额的30%,较2020年增长了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为2763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6%,较2020年减少了2%。
1.2 芯片产业投资前景:国产替代、新基建、景气改善
1.2.1 国产替代化: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战略的组成部分
外部限制叠加内部发展需求,芯片国产替代化势在必行,产业未来前景广阔。一方面,随着各行业集成化、智能化不断深入,芯片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电子产品的关键核心,现代信息产业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而我国当下芯片的自给率不足20%,进口依赖程度比较高;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衰退及贸易形式变化的宏观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半导体业不断施压,对向我国出口的芯片和相关生产工具增加了限制,导致半导体进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国产替代成为当下和未来重要的趋势之一。
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为芯片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持续注入动能。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2014年工信部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首次将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0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达到40%,2025年则要达到70%的发展目标;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支、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鼓励政策;2021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等产业创新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科技创新理念,并指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速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作为信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实现芯片国产化替代具有重要意义。
1.2.2 新基建:赋能芯片制造业全新增长动力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相比于传统铁路等传统基建,新基建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从具体涵盖的范围来看,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将新基建的范围界定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从新基建与数字经济、企业转型的关系来看,新基建将为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设施基础,推动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同时新基建将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新业绩增长,实现与更多现实业务场景融合,促使企业升级转型。
芯片对新基建具有底部支撑作用,新基建为芯片行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一方面5G、新能源等新基建均涉及功率半导体芯片等基础元器件,芯片已经成为新基建必不可少的底层支撑,例如5G基站会用到基带芯片、FPGA芯片、光通信芯片;物联网会用到传感器芯片、网络芯片、控制芯片;云计算会用到CPU、GPU等;充电桩会用到功率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控制芯片等。另一方面,芯片促进新基建的研发与创新,例如大科学装置的实验室、数据分析处理等创新基础设施的实体中涉及的网络计算设备、电力照明,需要芯片作为支撑。
1.2.3 行业景气度:冬去春来,拐点将至
回顾过去,芯片行业盈收增速处于下行周期。2022年以来芯片市场从短缺迅速走向过剩,芯片行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降。从芯片产业链来看,过去四季度半导体设备仍然保持正增长的净利润同比,而2022年全年模拟芯片设计净利润同比为负。
回顾过去,芯片交付周期缩短,行业资本支出缩短。1)芯片交付周期连续缩短,硅片出货面积增速放慢。2022年以来,芯片制造产能正在持续释放,在经济低迷和消费者支出疲软的情况下,市场需求正在下降,其中芯片应用大户——手机和PC需求降幅最大,根据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2022年10月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为25.5周,缩短了6天,为201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2)晶圆代工价格下滑,行业资本开支收缩。2021年11月,IC Insights 也将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的预测增速下修为 19%,全年资本支出达到 1817亿美元,仍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预计2023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将下降 19%,出现2009 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最大降幅。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前景迎来改善,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1月的预测称,2023年全球GDP将增长2.9%,比其2022年10月预测的2.7%有所提高。经济预期的最大变化发生在中国,目前预计随着经济全面恢复,中国经济将增长5.2%,高于10月份的4.4%。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降低,半导体产业终端市场将温和增长,芯片行业预计将迎来持续复苏。
展望未来,新兴赛道趋势延续,新能源芯片等仍然具有较大空间。
1)新能源车销量爆发式增长。在功率器件方面,受益新能源车用需求量价齐升,车载功率模块供需仍偏紧;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SiC“上车”超预期,供需两旺,同时各大厂商纷纷入局,投资扩产动作不断;在MCU方面,高端需求快速增长,正走向高度集成化;在模拟IC方面,应用最广,助力电子系统“安全+智能”。
2)可再生能源需求强劲。“风光储”装机量快速增长拉动功率半导体需求,而且受益于国内整机厂和零部件厂的集聚,国内相关领域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也获得比较大的市场机会。
3)设计研发类仪器仪表也迎来替代高峰,国家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厂商能力较快提升,替代空间在逐步打开。
4)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对话AI模型ChatGPT引起广泛关注,其活跃用户数于2023年1月破亿,成为史上月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ChatGPT基于Transformer技术,随着模型不断迭代,层数越来越多,对算力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目前支撑ChatGPT的算力基础设施至少需要上万颗英伟达GPU A100,因此一次模型训练成本超过1200万美元,ChatGPT对高端芯片需求的快速增加会进一步拉高芯片均价。
2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汇聚优质龙头企业,收益弹性优
2.1 指数编制方案:覆盖沪深市场芯片产业龙头上市公司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CNI,以下简称国证芯片指数)从沪深市场中业务涉及芯片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前30只日均总市值较高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编制规则方面,指数优先选择日均总市值较高的涉及芯片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股,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依据公式计算得到指数价格,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2.2 指数特征:覆盖芯片行业龙头公司,估值吸引力渐显
覆盖中大市值的优质龙头企业。市值分布方面,国证芯片指数权重以中大市值芯片龙头企业为主,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过1000亿的超大市值公司权重占比为13%,市值在500-1000亿元的大市值公司权重占比为62%,市值300-500亿的公司权重合计为21%。
涵盖芯片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细分行业覆盖面广。参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指数成分股重点覆盖半导体、光伏设备、军工电子、光学光电子,其中半导体占比最大,达90%;参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指数成分股重点覆盖数字芯片设计、分立器件、模拟芯片设计等申万三级行业优质企业,立体展现芯片领域各细分赛道表现。
指数成分股整体主营收入呈上升趋势,成长性好于沪深300指数。2018年以来,国证芯片指数的成分股营业收入稳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指数成分股营业收入总和达到1938.01亿元。展望未来,国证芯片指数成分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优于沪深300指数。根据Wind一致预测,国证芯片指数2023年预计营收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46%和11.13%,2024年预计增速分别为23.15%和28.68%,营收增速均高于沪深300指数,体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市盈率回落至低位,估值吸引力渐显。2021年8月以来,国证芯片指数的估值水平逐渐回落,截至2023年2月底,指数PE估值为38.44倍,处于2017年以来的14.15%分位水平,具备较大的修复上升空间。
2.3 指数权重股:聚集芯片龙头企业,盈收增长稳健
汇聚芯片产业大市值、高增长优质公司,组合集中度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紫光国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等公司,覆盖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设备等半导体产业链不同细分赛道,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占比高达56.41%,组合集中度高;其中中芯国际、紫光国微的权重占比均超过7%,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北方华创权重占比超过6%。
指数各权重股作为所处细分行业赛道的龙头公司,凭借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取得了出色的经营业绩。2018年-2022年,多数公司营业收入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展现出了突出的成长性。在研发投入方面,各权重股研发投入大,澜起科技在2021年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最高,达到了70.78%,根据去年中报的数据,中微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十大权重股中的第一,达到了15.61%,紫光国微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为十大权重股中最大,有88.28%。
芯片行业权重股备受市场投资者青睐,获得公募基金重仓配置。截至2022年4季度末,紫光国微和北方华创两家公司均获得主动权益基金的重仓配置,配置次数分别高达240次和128次,持仓市值分别高达191.49亿元和84.73亿元,分列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仓市值的第17名、第53名;此外,兆易创新、三安光电和晶盛机电也跻身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仓市值前100名。
2.4 指数业绩表现:长期业绩优于市场主要宽基指数
国证芯片指数长期跑赢市场主要宽基指数,牛市行情收益弹性高。2017年至2023年2月底,国证芯片指数累计上涨119.77%;相较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8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96.83%、118.27%和103.40%。
2020年初以来,国证芯片指数先后经历“震荡上行-下跌-反弹上涨-回落-牛市上涨-熊市下跌”6段行情。分阶段来看,第一阶段牛市(2020年9月10日至2021年1月27日),国证芯片指数涨幅达21.02%,高于沪深300等其他宽基指数;第二阶段牛市(2021年3月9日至2021年8月30日)和第三阶段牛市(2022年4月26日至2022年7月7日)涨幅分别为50.80%和28.50%,同样跑赢市场指数。
2.5 同类对比:国证芯片指数行业集中度高,估值分位低
与市场其他同类芯片主题指数重仓股比较,国证芯片指数集中度更高,前5大、前10大、前15大占比分别是34.87%、56.41%和73.09%,与同类指数相比,国证芯片指数前5大、前10大、前15大占比会超配6%-13%左右的权重。这表明国证芯片指数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同类指数,在上行行情能够实现较高收益。
与同类指数申万三级行业配置相比较,国证芯片指数行业配置较为集中,在集成电路制造和分立器件上占比更高。国证芯片指数配置行业高度集中于数字芯片涉及行业,持股比例高达32.43%,此外,国证芯片指数还配置了10.68%的集成电路制造和10.57%的分立器件,并且在这两个细分行业上相比于同类指数有着更高的权重配置。
与同类指数相比,国证芯片指数市盈率处于较低分位数。使用PEG估值法进行比较,国证芯片指数PEG值相对较低,表明其估值仍有上升空间,估值与未来业绩成长匹配度较好。
相比于中华半导体芯片、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等其他反映芯片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的指数,国证芯片指数超额收益显著,长期业绩具备优势。2017年至2023年2月底,国证芯片指数相较中华半导体芯片、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50.07%和45.40%。
2016年12月以来,国证芯片指数累计收益119.77%。相较芯片产业指数等其他同类指数,国证芯片指数在不同牛市行情阶段均稳定实现超额收益。在三个牛市阶段,国证芯片指数收益分别为21.02%、50.80%和28.50%,与芯片产业指数相比,国证芯片指数在每阶段的收益更稳定;而在熊市阶段(2021年10月29日至2022年4月26日),国证芯片指数跌幅与其他同类指数接近,回撤幅度均在36%至39%之间。
3 华夏基金指数团队:布局多元化产品矩阵,管理规模行业领先
3.1 管理产品情况: 产品矩阵多元全面,明星产品规模领先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3年2月底,公司公募产品管理超万亿元,非货币管理规模超过7000亿元,均位于市场前列。
截至2023年2月底,公司共发行管理了124只指数(含联接基金)产品,涵盖股票指数、债券指数、QDII指数、商品指数、增强指数五大资产或策略方向;合计管理规模(剔除联接基金)达3203.64亿元,市场排名居前。股票指数产品方面,华夏基金指数团队共管理了93只被动(含联接)指数型基金,剔除联接基金的合计规模为2298.25亿元。公司重点布局行业主题产品,旗下产品覆盖消费、TMT、医药生物、中游制造、周期、金融地产、新能源主题、科技主题七大行业板块和两大投资主题。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芯片等热门概念主题均有布局,其中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两只产品2023年2月末规模分别为246.84亿元和87.94亿元,为全市场同类基金中规模较大的产品。除此之外,公司对于宽基指数也进行了全面布局,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不同主流市值风格指数,以及创业板、科创板、北证50等不同市场代表指数均有产品布局。
海外指数产品方面,公司通过QDII渠道,对港股、美股及跨市场均进行了布局,跟踪指数同时涵盖宽基指数和行业主题指数,覆盖科技、生物技术多个投资主题方向,为市场投资者进行海外市场投资提供了诸多便利工具。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和华夏恒生科技ETF 2023年2月末规模高达238.52亿元和155.39亿元,是全市场跟踪港股科技板块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
2004年,华夏基金推出国内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推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进入ETF时代。截至2023年2月底,华夏基金旗下管理的权益ETF产品数量达56只,规模超2263.66亿元,是境内首家旗下管理权益类ETF突破两千亿规模的基金公司。经过18年的实战,华夏基金不断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指数基金管理能力获海内外机构认可,连续七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
3.2 芯片ETF: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芯片ETF产品,聚焦半导体行业核心资产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995)简称“芯片ETF”,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管理的芯片主题ETF产品,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芯片ETF。该产品成立于2020年1月20日,截至2023年2月28日,管理规模为246.84亿元,A类联接基金代码为008887,C类联接基金代码为008888。
该基金由基金经理赵宗庭管理。赵宗庭具有14年的证券投资经历、近6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目前在管公募基金规模超720亿元,现任华夏沪深300ETF(在管规模250.81亿)、华夏云计算50ETF、华夏中证10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基金经理等职务,具备丰富的权益类ETF管理经验。
4 风险提示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是华夏基金旗下的产品,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是方正证券研究业务的签约客户。本报告基于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近期报告
**因子选股**
【方正金工】个股成交额的市场跟随性与“水中行舟”因子——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九
【方正金工】显著效应、极端收益扭曲决策权重和“草木皆兵”因子——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八
【方正金工】基于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增强选股策略——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七
【方正金工】个股股价跳跃及其对振幅因子的改进——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六
【方正金工】波动率的波动率与投资者模糊性厌恶——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五
【方正金工】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四
【方正金工】个股波动率的变动及“勇攀高峰”因子构建——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三
【方正金工】个股成交量的潮汐变化及“潮汐”因子构建——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二
【方正金工】成交量激增时刻蕴含的alpha信息——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一
**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系列**
【方正金工】12月央企ETF、消费服务ETF、锂电池ETF、180ESG ETF等产品综合得分靠前
【方正金工】价值风格有望延续强势,12月建议关注银行ETF、价值100ETF、家电ETF、物流ETF等产品
【方正金工】七月组合战胜沪深300,八月建议关注智能电动车ETF、国防军工ETF、食品ETF、消费龙头LOF等产品
【方正金工】宏观环境偏宽松,8月建议关注锂电池ETF、科创ETF、工银中证500ETF、180ESGETF、工银上证50ETF等
【方正金工】七月组合战胜沪深300 1.61%,双碳ETF、物流ETF、智能汽车ETF、1000ETF、军工龙头ETF等得分靠前
【方正金工】6月组合战胜沪深300指数1.63%,7月建议关注上证50ETF、180ESGETF、消费服务ETF、央企ETF等
【方正金工】六月组合上涨11.49%,七月建议关注食品ETF、银行ETF、消费龙头LOF、红利基金LOF、医疗ETF等产品
【方正金工】工银瑞信ETF轮动月报:6月建议关注锂电池ETF、科创ETF、180ESGETF、工银上证50ETF等产品
【方正金工】六月份建议关注食品ETF、医疗ETF、国防军工ETF、红利基金LOF等产品——华宝指数产品月报202206
【方正金工】易方达权益指数产品布局:管理规模行业领先,产品线全面均衡
【方正金工】五月份建议关注物流ETF、消费50ETF、银行ETF、价值100ETF、国货ETF等产品——富国ETF轮动策略月报
【方正金工】五月份建议关注食品ETF、红利基金LOF、银行ETF、消费龙头LOF等产品——华宝指数产品配置月报202205
【方正金工】基于国泰基金ETF产品的轮动策略构建——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系列之五
【方正金工】基于富国基金ETF产品的轮动策略构建——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系列之四
【方正金工】基于工银瑞信基金ETF产品的轮动策略构建——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系列之三
【方正金工】基于华宝基金指数产品的轮动策略构建——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系列之二
【方正金工】基于权益型ETF产品的资产配置策略——指数基金资产配置系列之一
**行业轮动**
【方正金工】12月建议关注农林牧渔、公用事业、家用电器、建筑装饰、汽车、银行等行业——行业轮动月报202212
【方正金工】8月份行业组合战胜基准1.15%,9月建议关注电力设备、煤炭、农林牧渔等行业——行业轮动月报202209
【方正金工】M2与社融同比同步上行,八月建议关注煤炭、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电力设备等行业——行业轮动月报202208
【方正金工】六月组合战胜基准0.66%,七月建议关注煤炭、银行、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等行业——行业轮动月报202207
【方正金工】五月组合战胜基准0.89%,六月建议关注煤炭、公用事业、美容护理、电力设备等行业——行业轮动策略月报202206
【方正金工】五月份建议关注煤炭、石油石化、食品饮料、银行、电力设备、交通运输等行业——行业轮动策略月报202205
【方正金工】四月份建议关注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综合、银行等行业——行业轮动策略月报
**基金研究**
【方正金工-ETF深度报告】ETF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及产品创新前瞻
【方正金工】港股、医药和计算机大幅加仓,科创板、机械配置比例创新高—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2022Q4
【方正金工】FOF四季报:权益仓位明显上升,青睐医药和价值基金
【方正金工】科创板配置创新高,绩优基金重仓煤炭军工——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2022Q3
【方正金工】三季度指数基金市场保持净申购,ETF产品发行较为火热——指数基金季报分析2022Q3
【方正金工】固收+基金发展复盘与简析思考——固收+基金系列研究之一
【方正金工】基金模拟持仓补全方法及增强FOF策略
【方正金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热捧,消费、新能源指数基金表现出色——指数基金季报分析2022Q2
【方正金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主动偏股基金中长期业绩的典范
【方正金工】收益独特基金与收益相似基金——基金相似度研究系列之二
【方正金工】指数基金逆势净申购,港股科技及同业存单基金受青睐——指数基金季报分析2022Q1
【方正金工】权益类基金整体仓位下降明显,抱团程度持续下降——主动基金季报分析2022Q1
【方正金工】FOF基金2022年一季报分析:新发规模下降,债券配置仓位上升
**专家会议**
【方正金工|专家会议纪要】程大龙:参数统计模型在CTA买卖信号中的探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春晓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