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之后,喝酒吃肉?
计算机行业的高位震荡,或许可以让许多基民的“踏空感”少了几许。
但问题又来了,不追高计算机,那么可以买什么?
基于历年四月起 A股市场对业绩的追逐,我觉得“喝酒吃肉”,或许又可以开始关注起来了。
4 月,投资思路的拐点
不同月份,A股的交易思维是有所不同的。
这一点,笔者此前在《看月历买基金,是什么神奇魔法?| 从基金韭菜到老鸟》一文中,已经用多个例子做过解读。
其中一个极有意思的例子,就是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分布,在二三季度特别显著。对此,得出上述统计的兴业证券·知己团队,认为与业绩高峰期与空窗期相关。而二三季度,A股进入年报、一季报、半年报等叠加的财务数据高峰期,所以市场的投资,往往也更务实,追逐财报数据,追逐绩优企业。
从这点而言,说四月开始进入 A股投资思路的拐点,恐怕也并不为过。如果说一四季度因为业绩空窗市场偏爱讲故事、讲概念,那么四月开始就要业绩说话了。
EarlETF 的老读者都知道,我最近两周,一直在警示从动漫游戏到芯片等 TMT 板块的高位风险。这种警示,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与四月相关。
TMT 始于去年末的这波上涨,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是多年低迷后业绩的一个周期性拐点,这个观点过往多次也提及过,在 2月初的时候更用 RS 行业动量专门提示过计算机的机会。
但是,如果说始于去年末的计算机行情,是对基本面的憧憬。那么近期的猛涨和冲高,则是被 ChatGPT 这个意外因素点燃的火上浇油。
ChatGPT、百度的文心一言,我都试用过,很神奇,但绝没有许多人以为的那么强大,更多是基于语料库的优质呈现,而非真正可以无中生有的智能。更重要的是,ChatGPT 代表的技术,核心都在微软等巨头手里,其实与国内 TMT厂商的关系没那么强,只要要反应到业绩中,还有很遥远的道路走。
站在四月的当下,如果从追求业绩角度,计算机是好行业,但现在炒概念的离谱,让风险大增。所以我反复强调,相信 TMT 的全年龙头地位,但要规避短期没有业绩支撑的 AI 泡沫行情。
某种程度上来说,AI 泡沫如果熄火,那么站在四月背景下,恐怕市场会更愿意寻找业绩的确定性和估值、拥挤度的匹配性。
喝酒吃肉代表的的食品饮料行业,正是我对冲 AI 泡沫所看好的板块。
逆向思维看食品饮料
对冲 AI 看食品饮料,一个很朴素的出发点就是两个极端。
每周末,我都会公布基于国盛金工的算法计算的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的 RS 相对强弱指数,
下表是最近一期的一览,可以看到传媒、计算机、通信这三个TMT 子领域包揽前三,并都在 90 点这个强势线以上。
而食品饮料,则是排名最后,在 10 点这个弱势线之下。
否极能否泰来?
下图是食品饮料行业 RS 相对强弱的近几年走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自 2021 年初白酒带领食品饮料见顶之后整个指数是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市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其的波动性做多,所以下面蓝色的 RS 相对强弱曲线,一直在 10 点到 90 点之间的区间内震荡。
作为对比,可以给诸位看看如今红火但是寂寥多年的计算机,昔日的 RS 相对强弱走势,从 2020 年初一直到 2022 年末,只有屡屡探底 10 以下的时候,从未有上探 90 点的机会。
也正是基于这个历史规律,在当下针对食品饮料的否极泰来做一个仓位的准备,显然具有历史数据的可行性。
光喝酒是不够的
谈及食品饮料,许多人第一印象会想到的就是白酒。
但站在此时此刻,仅仅关注白酒,似乎是不够的。
近期,兴业证券出了一份研报,【兴证策略】22个消费行业:哪些有望超预期?,对大消费下的主流行业都做了盘点。
对于大行业,兴业证券对于食品饮料整体是比较看好的。
在食品饮料大类下,从下图可以看到,酒和其它正好是两个极端。酒的预期增速一直保持稳定,但是相应的 PE 也比较高。相反乳制品等虽然预期增速不可能如酒类那么优秀,但是相应 PE 也低一点。
结合估值、拥挤度等多个因素,兴业证券更强调对乳制品、调味品的看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食品饮料应该比酒、白酒,更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
下表是中证食品饮料指数的十大权重股,可以看到伊利股份是乳制品,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这些权重股的存在,让食品饮料指数相对白酒,有更多元化的行业暴露。
当然,到这里笔者还是要提醒一句,对食品饮料的看好,更多是一种逆向的潜伏,是基于二三季度追逐业绩前提下的防守型布局,并不意味着始于 2021 年初的食品饮料板块的整体调整就宣告结束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建议使用匹配交易的指数工具,比如场内使用天弘中证食品饮料 ETF(159736),场外则是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联接C(001632)比 A 份额(001631)可能更合适。
从费率结构来看,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联接C仅收取0.25%的销售服务费,持有满 7 天之后后就可以零费率赎回,只要持有天数低于 219 天,C 份额相比 A 份额都有更好的费率结构。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购买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Earl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