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ETF投资圆桌讨论:2024年热点展望 | 发言实录
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崔蕾,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郑天行,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基金经理
另外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改善。之前A股受到了美国加息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11月初开始,美国各项数据指标水平走弱,包括就业、薪资水平,使得海外市场对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预期产生反转,十年期美债利率从5%降至4.5%,这个对于国内和全球股票市场都属于偏利好的消息,这个因素可能也刺激了更多资金流入沪深300。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可以对中国经济和沪深300指数更加积极乐观。我们可以在目前这个中国经济复苏逐渐明朗且预期向好的局势中关注像沪深300这样的宽基指数,来分享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红利。
除了盈利,投资者通常也比较关心中期的估值变化趋势。我们也可以计算一下,在07到23年10月,纳指100的估值长期中枢是在20倍左右,比较高的位置是在30倍左右,低的位置是在15倍左右。10月底大概是在22倍左右,接近长期的估值中枢。(数据来源:彭博)也就是说,美股的成长股估值现在处于合理区间,买入持有赚取盈利增长的钱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美元也经历了几次流动性周期,可以用2年期美债收益率和联邦基准利率的相对走势作为指标将历史粗略的划分成几次宽松周期和紧缩周期。我们去分析美股成长股在不同流动性周期的估值变化趋势,发现在紧缩周期估值有一定压力,而在宽松周期的估值很难进系统性降低。那么,现在是处在在一个宽松周期的开端,因此从流动性周期的角度,美股的成长股不失为一个比较合适的布局时点。纳指科技这只指数作为美股成长股指数中科技成长属性较强的龙头指数,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标的。
崔蕾:今年听说了很多A股的各种“底”,包括“基本面底”、“市场底”、“情绪底”,未来可能还会有“北上底”。所以我认为仅仅用量化的指标去判断市场底部位置是比较困难的,要和情绪面的主观判断结合在一起。
关于中证1000指数,主要看基本面、情绪面、资金面三个方面。关于资金面,大家观察做债的同事的状态,就能了解现在资金面情况。我认为在国内宽松货币状态下,小盘股的活跃度将有望保持。
其次看情绪面,小盘股包括了科创板或者各种热门的行业,如TMT、传媒、游戏等,这些板块是靠流动性支撑。各位可以观察朋友们是否愿意打开APP,如果答案是否定,那么大概率就是情绪底,根据我的观察过去两周可能已经到了情绪底。
最后是基本面,数据非常直观,2023年Q3的基本面数据和2023年整体的基本面情况很不同。今年全年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宽基指数中,盈利比较好的是创业板和沪深300,中小盘表现落后。但是到了2023年Q3之后大家会发现中小盘的盈利增速率先止跌,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到了止跌的状态,大盘股的营收增速开始下行。我们预测明年的情况可能会和今年已实现的情况相反,中小盘的增速可能会率先提高,明年基本面可能会比今年更好。
姚曦:医药板块在A股80万亿市场规模中市值排名第三,达到了8%的市值占比。自从8月份以来,医药板块实际上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其中创新药的反弹最为明显,医疗器械和中医药产品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反弹原因可以总结为医药板块在相对低位、估值合理位置,受到了较多基本面、宏观面的刺激利好,催化了医药的反弹。
关于当前估值位置,从2017年底至今,医药板块已经回调了3年多的时间,现在已经位于相对低的位置。以全指医药来看,估值大约位于历史的20%分位数。且之前对医药板块打击较大的因素,如集采、医疗反腐等,对医药板块的边际影响趋缓。
从消息刺激来看,第一点是减肥药,其次,对于药品来说,像创新药研发或推进上市,或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规模增长。减肥药未来可能会带来上游的CXO医疗服务,以及下游仿制药等产业链的共同发展。第二点是美债利率下行,医药板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创新药,创新药非常依赖融资,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美债利率处于高位,会对创新药企业产生一定伤害,未来美债利率下行会影响分母端,对于医药企业市值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三点是中美关系的回暖,因为从产业链分配角度来看,中国承接了CXO和医疗服务等业务。所以,在中美关系回暖的背景下,或将会对上游中国的CXO企业和医疗企业产生利好。
关于医药后市看法,我们认为短期内情绪上会有较大波动,因为更多受到美债利率变化的影响。未来,从各个方面来看,对医药板块可以保持关注。
傅开波:今年除了微盘策略外,另外就是红利了。请问郑总为何今年红利低波类的因子表现的比较好?一般成长起来的时候价值红利类就会相对较弱,请问崔总红利策略当下的拥挤度是否过高?现在投资的性价比还高么?
郑天行:对于红利低波,我们先说红利。红利策略是投资高股息的公司,它和成长投资、核心资产投资的本质区别是它的投资久期。如果说成长股、核心资产投资是看未来5年、10年、20年的话,红利投资就是看未来1-2年,投资的就是每年分红带来的现金回报长期复利下来累积的收益。红利投资的方向往往是成熟行业里的成熟公司,看的不是成长性,而是确定性。高分红、持续高分红的公司往往具备非常好的基本面确定性,公司的经营稳定才能促使公司不断的分红。同时红利投资看股息率,也就是估值要低,低估值带来了估值上的确定性,即估值向下的空间非常小。有了这两个确定性,剩下的就是去获取每年分红的回报了。这是红利投资的核心逻辑。我们去看历史上投资效果,不妨从主要的红利指数的收益来看。市场也是经过了19、20年的高涨和22、23年的低迷,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主流的红利指数过去3年基本上每年也都是正收益。也就是说,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这是因为主流的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也在5-7%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红利表现比较突出,也并不是说今年就多么特别,仅仅是说红利策略跟宽基指数相比之下看上去比较亮眼而已。(数据来源:Wind)
红利低波就是在红利策略的基础上,加上了对波动率的控制,主要是从选股方面,优选波动率低的股票,这样指数层面的波动率就得到了有效控制。从投资结果来看,波动率降低之后指数的回撤相对更小;而向上的方面,也就是分红收益本身受到的影响不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红利低波类的指数在红利策略上行的时候也跟随上行,而红利回调的时候,低波动因子控制了策略的回撤,这样拉长时间来看收益风险比就更高,复利效应更强。除了防御性外,说回进攻性,我们发现低波动因子本身在A股非常有效,它主要偏好的是拥挤度比较低的资产,这样的资产受到市场的关注度比较低,往往容易出现极致的低估,这样就给了估值修复一个比纯红利更大的空间,也是红利加低波长期累积比纯红利更好的超额收益的来源。
今年是一个很典型的防御市,也就是低估值战胜高估值,低波动战胜高波动,这种市场环境下,红利低波的表现非常突出。
什么时候哑铃策略会失效?在过去十几年中,很明显地看到,要么是全面经济复苏,要么是产业爆发式带动其他很多行业一起增长。例如,新能源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二种。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前,左手微盘、右手红利可能会是一个相对舒适的组合。
从工作方案中提到的三条政策指引,大家可以看到未来央国企主要发展方向是做好基本面。在方案推出后,2023年年初国资委也修改了央企考核机制。央国企的考核变化对于未来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意义,2023年央国企的考核体系改为“一利五率”,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对市场发出信号,在做好净利润的同时,也要提高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而这两点也是资本市场较为关注的。央企创新指数在央国企改革和数字中国的背景下,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尹浩:我对明年比较乐观,这是一个可能会带来惊喜的一年。我认为一方面要关注顺周期,在政策托底的整体思路下,我们的经济预计将处于持续复苏的态势;另一方面要关注科技制造,因为整个海外环境,国内科技环境,对科技股主来说都比较友好的。
姚曦:对于明年,我们认为是在内外部环境共同改善的推动下,我们会更加积极乐观。从风格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逐步增加对一些成长风格的关注。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有两个关注方向:第一个方向是经济复苏背景下的顺周期,例如金融和消费。另一个方向是产业周期向上的产业,例如医药和芯片,AI相关的产业。
郑天行:中长期来讲,权益市场的总体走势与盈利预期的上修、下修联系最为紧密,A股港股也不例外。2023年至今,宏观经济弱复苏的格局逐渐清晰,复苏的方向比较明确,但节奏上与年初权益市场投资者的超强度复苏预期有一定偏差,因此我们观察到了盈利预期今年以来出现了下修,我们认为这是2023年主要宽基走弱的原因。那么,目前盈利的下修的幅度已经较为充分,并且也已经在估值中充分体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盈利底”。伴随着盈利预期的重新上修,2024年权益市场的表现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考虑到目前的较低的估值水平,从赔率的角度可以更加乐观。
做「开源」的量化研究
to be a quant,to be open-minded.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 | 魏建榕 张翔 傅开波 高鹏 苏俊豪 胡亮勇 王志豪 盛少成 苏良 何申昊 陈威 蒋韬
end
团队介绍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致力于提供「原创、深度、讲逻辑、可验证」的量化研究。团队负责人:魏建榕,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浙江大学金融硕士校外导师、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校外导师。专注量化投资研究10余年,在实证行为金融学、市场微观结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系列代表研报《开源量化评论》、《市场微观结构》、《开源基金研究》,在业内有强烈反响。2016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6名、金牛奖分析师第5名、水晶球分析师第6名、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第5名;2022年获金牛奖最佳金融工程分析师、Wind最佳路演分析师。团队成员:魏建榕/张翔/傅开波/高鹏/苏俊豪/胡亮勇/王志豪/盛少成/苏良/何申昊/陈威/蒋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榕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