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真跑不过指数了
我有病。
我有严重的假期综合征。
坐在电脑前,面对着空空如也的Word文档,我的思绪还停留在4月28日人去楼空之后的那个7点半,和米斯特李听歌的那个夜晚。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5天,120个小时对工作日来说当然很难熬,但对假期来说,转瞬即逝。
即使放假了,美联储的加息、香港市场的涨跌,也会不断干扰着我们的思绪。
当我打开腾讯视频,想搜索《漫长的季节》——输入MCDJJ,输入法显示的却还是“满仓的基金”。
如果这都不算爱,还有什么算真爱!
到了假期的最后一天,面对着极大的上班压力,我会偶尔安慰一下自己——“开盘了就好了,每个交易日都是崭新的一天,每个交易日的自己都是重生的自己。”
可事实证明,重生只能坚持到集合竞价的那几分钟,开盘之后,除了中字头、游戏、中药几个大赢家之外,其他人会继续着满仓踏空的游戏,主打一个陪伴。
我默默地打开抖音,听黄老师带我们唱——“在红红的股市里面挖啊挖啊挖,种下红红的money,开出绿绿的花。”
什么是牛市?牛市是大多数人浮盈,最后亏钱的市场。
什么是熊市?熊市是大多数人浮亏,最后割肉的市场。
什么是结构性行情?结构性行情是大多数人只是看着,最后忍不住追涨的市场。
反正,与赚钱无关,最后到了现在,终于连指数也跑不过了。
虽说今年比去年好做,但也确实没有好太多,看着越来越强势的指数,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有了一种跑不赢指数的踏空感和无力感。
之前我们写道的连续7年战胜885001的“五朵金花”,今年还能战胜沪深300只剩周海栋、莫海波、聂世林3人,更不用提其他产品了。
当然这不代表他们未来不能跑赢,只是拿来对比一下今年指数的强势表现。
在前两年我们拿着核心资产、拿着赛道股大幅跑赢指数时,确实没想到现在会被指数摁在地上毫无还手之力的摩擦。
不过也可以理解,之前沪深300没什么战斗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两桶油、四大行、运营商这种权重股的拖累,但今年就属这些东西牛逼,上次这种涨幅还要追溯到2007年和2014年。
2007年全面牛没啥好说,但2014年,前一年创业板指82%的涨幅已经让一众主动权益感到深深的挫败感,而2014年沪深300在最后一个季度靠着大蓝筹中字头的集中发力,51%的涨幅同样让大家感到窒息。
绝大部分主动权益取得超越指数的回报,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消费、医药、科技等长牛板块的超配,对这些“低回报”板块的低配,那现在剧情反转,大蓝筹翻身做主人,主动权益吃瘪也就可以理解了。
像今天大金融板块载歌载舞,大银行大保险集中发力的盛况,百闻不如一见,蔚为大观。
比五一假期卖光了的车票门票还震撼。
于是大家纷纷表示,买指数算了,像舔毛的柯基早已割肉叛变了沪深300,但和他不一样,令狐冲是指数基金的坚定支持者。
在他的持仓中沪深300和中证1000及一些smart beta、量化指增占去一大部分,之后是一些固收大厂的优质债基,再之后才是零星点缀的主动权益。
虽然他平时会吹吹券商金股,但这些都是卫星仓,只有指数才是他的心头好。
每当我们跑不赢指数时,他会第一个吹牛逼,给我和米斯特李愈发敏感的神经再上上强度。
“指数为什么好?你想想在熊市后期,恐惧大幅跑赢贪婪,那时候还敢加仓的人已是少数,但那时你敢买什么?是沪深300这样的宽基指数!”
因为股票跌得多了,你可能会怀疑自己错判了基本面;主动权益基金跌得多了,你会怀疑基金经理的方法论还行不行,会不会离职,会不会变形,总之有很多事会动摇自己的判断。
而指数,尤其是宽基指数,的确永远不会死,于是他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熊市的最后时刻我们仅剩的一丁点做多希望。
但指数也不是随便买了就行,你买了科创50,我买了上证50,大家的体验肯定不一样,2017-2020代表大盘的沪深300和上证50表现强势;而2021年以来中证500、中证1000表现更好;2019-2021最强大的创业板,2015年之后也连跌了足足三年。
由此可知,指数也不是闭眼买就行,怎么也讲究一个节奏。
A股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比较善良的市场,只要你不单吊、不梭哈、不上杠杆,坚持自己的方法论,在阴跌、不涨时耐心收集筹码,总会有自己风格回归的那一天。
这点跟主动权益的基金经理是一样的。
在公募基金25年不短不长的历史上,能留下名号的基金经理,他们牛逼的地方不只是把握了多少大牛股,赚取了多少超额,而是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并为此坚持了下来,没有在来回来去的“折腾”中,挥霍了时间和青春。
我们观察基金经理时,最担心的就是他动作变形,追涨杀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韭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