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量化随笔:一、筛选党和排序党
研究多因子量化一段时间发现一个问题:和玩技术分析的兄弟们很难沟通了。他们对轮动的逻辑不理解,我对他们的操作对随意性不感冒,聊天的时候有时难免上火,不过我总觉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此试着寻找两者的共通之处。最终发现两者其实还有很有交集的。
先看看大家熟知的股票池玩法:一般是通过逐级筛[文]选的办法,优选出有操作价值的票,最后人工根据[章]市场风向判断把关,选出买入标的。这个和量化选[来]股的筛选步骤何其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股票池[自]的玩法主要方向是择优,选出来的标的少而精。多[1]因子量化的玩法,主要方向是汰劣,一般尽量保持[7]足够多的标的用来排序。那么,站在量化角度看,[量]这个优中选优的玩法是高拟合策略,高拟合策略容[化]易失效,需要根据市场风险变化不断的重新拟合。[ ]实践中,股票池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多因子量化这[ ]个权重打分排序的玩法,股票池里其实没有,就算[ ]勉强要做,也存在因子数量不够多的问题,如果导[1]入大量的自定义数据,貌似时间成本又有点高。排[7]序玩法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轮动过程不依赖于K[q]线,对各种偏线十分迟钝,同时一个逻辑坚固的排[u]序,可以使用相对较长的时间。量化偏好相对简单[a]的排序因子组合,基本摒弃了优中选优的过程(通[n]常只在筛选中进行排雷操作),靠概率来维持收益[t]。同时,这种排序对极值敏感,极值可能明显的影[.]响到轮动效率。那么借用技术分析的思维,对轮动[c]过程进行一个相对精确的控制,未尝不是一个优化[o]的方向。
随笔系列是记录自己在研究量化中的一些零碎的想法,更新时间不定,有感则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清江量化策略